光的色彩原理,只有一半是物理學,另一半…其實是生物學!

沒有何一種單一頻率的光線擁有「白光」這種顏色「白光」大腦(包含視神經)對多種色光混合後的總體判斷,換句話說,它只是大腦的一種感覺!連續光譜可以造成白光的感覺,紅綠藍也可以混成白光,黃藍也可以混成白光,三者的光譜不同,但大腦判斷都是…白光!對於人類來說,這三者真的完全相同嗎?仔細分辨還是有差異!

1. 原始的陽光,由紅光到紫光的全光譜連續頻率所混成,藍光佔有一部分的能量。
2. 聰明的人類發明螢光燈管只用紅綠藍三種頻率就混成白光,藍光的比例提高了!
3. 新的白光 LED 更簡單!只用黃藍二種頻率就混成白光,藍光的比例又更高了!

由於藍光波長短、頻率高,光子的能量比較高,對視網膜傷害較大,加上藍光對生理時鐘有影響,使得看似相同的白光,有的卻暗藏了看不見的藍光傷害!因為藍光傷害並不是螢幕色調太偏藍造成的,而是由光源的光譜特性造成的,所以即使把螢幕色溫調暖黃一點,也是無法完全解決的喔!

請參考這篇精采的文章,直接看一下頻譜分析讓白光「現出原形」:
ElectronMania 玩電子 @Taiwan: 白光LED與看不見的藍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梢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