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散的藝術與科學: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放空為什麼會讓我們更有創意
Autopilo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

這本書寫得蠻好的,原來並不需要急著計劃將所有時間都填滿工作或娛樂(心裡浮現馬不停蹄的觀光團回旅館再熬夜通宵的概念),彷彿留白就是浪費,其實白天也要適度的放空沉澱更有利於創造, 就如同夜晚的睡眠一般不可或缺。我列出簡略的心得如下:

人類長期演化的結果,身理運作適應每天本來就會有許多閒散的時光,目前的企業工作模式並不人道。

大腦在閒散時並不比專注時停頓,而是潛意識會開啟另一套比意識思考更加活躍卻截然不同的運作模式,在觀察大腦活動的研究中,它長期被視為雜訊,然而潛意識網絡的運作才是蘊育最佳創意的來源。有研究說大腦只開發了5%到10%,其實是忽略了大量的潛意識網絡的運作遠比意識網絡佔用了更多腦資源。

潛意識自動導航的概念,讓我想起曾經發生在路上想著心事,不知不覺的就騎腳踏車到了學校,或是開車誤回到了搬家前的舊家。一路上似乎真的可以自動導航,回想過程只有模糊的印象,沒有留下明確的記憶。

生活周遭難免會受到他人的雜訊影響,神經元的激發原理導致當干擾的強度恰到好處時,可以讓呼之欲出的創意靈光一現,相當於推一把而萌發突破性的洞見。我想這就是許多作家會選在有點吵又不會太吵的咖啡廳寫作的原因。

現今的企業管理追求一致性,把降低生產線變異的要求,逐漸廣泛套用到每個員工身上,要求人類如機器般精準一致,既不人性也無彈性,其實這樣長期發展會陷入死胡同難以自拔。

人需要經常處在放空閒散中,與身邊充滿變異的訊息相互激盪,才有機會靈光一現產生巨大的創意洞見,有時甚至從此改變了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深林梢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