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來十二寮已是十二年前的事了,回顧過往的遊記,又想舊地重遊看看近況。
把握冬季回暖的晴天前來,家裡只有 17℃,這裡卻是 24.5℃ 加上陽光,背袋中的刷毛、防風外套、圍巾通通沒用上,反而還想把褲管拆掉呢!
十二年前搖晃欲垮的木棧板已經拆除,改建耐用的石砌或水泥石子路面,走起來沒有危險了,路感偏硬,木造涼亭則依舊荒廢在路邊。
上次來十二寮已是十二年前的事了,回顧過往的遊記,又想舊地重遊看看近況。
把握冬季回暖的晴天前來,家裡只有 17℃,這裡卻是 24.5℃ 加上陽光,背袋中的刷毛、防風外套、圍巾通通沒用上,反而還想把褲管拆掉呢!
十二年前搖晃欲垮的木棧板已經拆除,改建耐用的石砌或水泥石子路面,走起來沒有危險了,路感偏硬,木造涼亭則依舊荒廢在路邊。
文林古道 9 年不見!
已經重搭了鋼骨結構的階梯,每一步都踏實。
昔日來訪曾經迷路,
這幾年爬過幾座中級山之後,會用離線地圖了,
今日來訪,覺得陡坡、碎石路皆已無礙,
我將曾走過的步道串成一大圈,
發現上山兩次竟然只爬升 212m,當真輕鬆路線。
今日寒流低溫 12℃ 又刮風,天光黯淡欲雨,
但爬坡不會冷,有樹林可擋風,
拍照困難,感受綠意還是可以,仍不枉此行。
美中不足是難離塵囂,因為鄰近高速公路?
今昔對比,當年帶著六歲的福旺健行,正值青春健壯,
今日他卻已成為衰弱十五歲老狗,無法同行了…
雖然此行無狗,我仍然將文章續在〈狗狗健行〉系列之末,作為路況更新。
鵝公髻山新開闢的第四登山口:雲霧步道線。與第二登山口相距不遠,但從登山口起步就是森林步道,免除了第一、第二登山口前段漫長的水泥產業道路。
遇到路線分岔,我左轉前往瀑布,再順時針繞環形回歸,依舊原登山口下山。其實還可以接連拜訪三角點和山上人家,但我好久沒登山了,爬升三百多公尺當森林浴。
高聳的大樹帶來驚喜,樹皮乾淨且覆有柔軟的綠毯。若是從愛心瀑布過河,會連結到另一條比較冷門的「赤柯神木步道」到山上人家,途經三棵神木,不過我觀察此步道入口陡峭。
遠遠地就能聽到「靜心瀑布」的水聲迴盪,十分雅緻的小瀑布,讓人放鬆舒服。登山口到瀑步之間平坦輕鬆愜意,之後路況開始比較陡滑,因為潮溼土壤覆蓋落葉,建議用登山杖並注意安全。
到了傍晚,一片白茫茫雲霧瀰漫,果然名符其實。
終於迎來這一日啦!振作精神下定決心,毅然驅車前往收藏已久的口袋景點:台中大雪山林道 – 長壽山步道。
「長壽山」鄰近一座名山:路線險峻且景觀壯闊的「鳶嘴山」。事實上,長壽山的三角點就在「鳶嘴西稜步道」上,然而,反差頗大,長壽山卻是一個舒適度五星級的悠閒步道。頭上有香杉林、翠竹林全程遮蔭,一段碎石坡過後,足下土壤和落葉開始鬆軟有彈性,彷彿能與去年在唐麻丹山步道的回憶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