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 (25)
- Jun 06 Wed 2018 02:53
知識〉讀書筆記:盲眼鐘錶匠(生命科學)
- Apr 01 Sat 2017 00:34
讀書筆記〉漫畫賽局理論,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
- Apr 01 Sat 2017 00:14
讀書筆記〉圖解 無印良品成功 90% 靠制度
- Mar 31 Fri 2017 03:06
讀書筆記〉行銷高手都想上這堂訂價科學
推薦這本好書!前三章讓人容易失去耐性(倒不是因為難讀,而是反覆繞圈說明講營業額不等同於獲利的道理,如果本來對此已有體會的讀者,容易判斷本書內容平淡乏味)只要忍耐到第四章之後,就可見精彩的論點連綿不絕!以下是我閱讀本書的心得:
- Mar 31 Fri 2017 02:56
讀書筆記〉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
第五章
認知放鬆度:預習名詞、清楚大字可以帶來認知放鬆的效果,感覺熟悉、容易、安全,此時系統一擅長創意和直覺。
反之認知緊張時,會呼叫系統二支援,產生警戒質疑,此時比較不易犯錯。
- Feb 17 Fri 2017 15:47
讀書筆記〉數學嗆聲班(基礎班+進階班)
「數學嗆聲班」的原文書名為 Who is Fourier? A Mathmatical Adventure,中文翻譯為「誰是傅立葉?一場數學冒險」,相當符合本書帶有學習樂趣的風格。本書討論的主題是傅立葉變換,一套可以將隨時間變化的波型轉換為頻譜的數學式。從體貼學習者的觀察角度來看待學問,對令人疑惑的奇特道理透過不厭其煩的實驗得到體會和信心,在對話中透露思路的轉折與眉角,並有如回針縫法不時重新提點之前的結論,還加入一點插圖和故事潤飾抽象學問的枯燥。
- Jan 31 Tue 2017 15:59
讀書筆記〉幾支襪子湊一雙?
「幾支襪子湊一雙?」(和「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同一作者)是一本主題相當有趣又平易近人的好書,談論生活中的數學,以下記錄對我有啟發收獲的主題:
第一章:照鏡子後退、 有趣的畢氏定理、 班佛定律 (指數型無限增長的數字最常是一字頭)
第三章:吉布里斯洗牌魔術(正序與倒序的合作)
- Jan 27 Fri 2017 01:00
讀書筆記〉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
「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是一本主題相當有趣又平易近人的好書,談論生活中的數學,以下記錄對我有啟發收獲的主題:
第一章:花瓣葉片數符合自然界常見規律-斐波那契數列,隱含黃金率。
第二章:規劃行程(經過每條路的尤拉拓樸學&經過每個點的貪婪演算法)、
棋盤方格地圖捷徑走法與巴斯卡三角形
第六章:23人出現相同生日機率過半
- Jan 13 Fri 2017 23:59
讀書筆記〉輕鬆駕馭意志力
「輕鬆駕馭意志力」是一本值得閱讀和收藏的好書,書中討論了許多有關如何增進意志力的道理與實驗,我特別推薦以下幾個章節:
第一章:
意志力由大腦前額葉掌管,抑制衝動的原始大腦。意志力區分為三種:我要去做、我不去做、我真正想做(目標和願望)。
第三章:
意志力是有限額的,壓力會快速消耗意志力,睡眠則可以補充意志力,所以要小心在壓力下過勞喪失自制力,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第四章:
面對放縱的誘惑時,問自己為什麼需要克制的深層動機(我真正想做),會比思考過去辛勤的努力以及未來的進度規劃有幫助,因為必須避免產生道德許可證效應:意指自滿於辛勤成果,進而應該得到放縱作為獎勵,有時候也會放縱在其它事情上面。
矛盾的是:規劃進度表(或是菜單上有沙拉)會讓我們對達到目標感到興奮,甚至提前感受到達成的滿足感,反而現在就想要開始放縱鬆懈。
- Oct 27 Thu 2016 23:21
讀書筆記〉自願為奴
封面好可愛呦~這是歷史上一篇有名的論述,最後一段的結論共鳴了我的直覺,約略陳述如下:
僭主之所以能建立一人奴役天下人的霸權,靠的其實不是刀槍劍戟,而是只需要合夥6個人瓜分利益, 而這6個人也成為小潛主,底下又有600個人因他們受益, 再下面又有6000個人… 最後上百萬的人都被繫這條繩索上, 想求分一杯羹。人類就這樣讓放棄自己的自由,為了取得利益而自願投身成為奴隸,同時也奴役底下的人,不但要服從僭主所言行事,還必須揣測僭主的需求來討好他,以僭主之樂為樂,完全犧牲自我的本質。
- Oct 20 Thu 2016 15:23
讀書筆記〉閒散的藝術與科學
閒散的藝術與科學: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放空為什麼會讓我們更有創意
Autopilo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
這本書寫得蠻好的,原來並不需要急著計劃將所有時間都填滿工作或娛樂(腦海浮現馬不停蹄的觀光團回旅館再熬夜通宵的概念),彷彿留白就是浪費,其實白天也要適度的放空沉澱更有利於創造,就如同夜晚的睡眠一般不可或缺。
- Oct 19 Wed 2016 01:03
讀書筆記〉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 90% 細菌
這本書含有相當多突破的嶄新觀念,筆記如下:
◇人類的基因與細菌共生:
★當人類的基因定序後發現基因數遠低於科學家的估計:21000個基因,行為複雜如人類的生物,基因卻只有稻米的一半,比水蚤還少!
★人類是與大量細菌「共生」的「超有機體」(可惜我在書中沒讀到90%的細菌是怎麼算出來的?),特別在腸道,不同的細菌群落會對人類的健康甚至思考有驚人的影響力。人類如果算進共生細菌的基因,複雜度可就放大很多倍。 事實上,每種細胞中都有擁有的粒線體,在遠古時期曾經是獨立的單細胞細菌,卻在演化過程中併入大型細胞的成員。
- Sep 16 Fri 2016 13:47
讀書筆記〉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
圖表觀感的部分不易用文字描述,僅寫下概念上的心得:
★圖表的目的分為:探索型和解釋型,簡報時以解釋型為佳。
★體貼觀眾接收資訊的辛勞,呈現簡單清晰的資訊達成目標即可;辛苦得來的詳細資料數據…要能勇於捨去。
- Sep 10 Sat 2016 02:23
讀書筆記〉失敗的力量
- Aug 28 Sun 2016 23:02
讀書筆記〉數學教你不犯錯
上下兩冊,重點不在於教導數學怎麼計算,而在討論數學應該如何使用才有意義,雖然兩冊的開篇內容簡單卻感覺閒聊的部分佔了很大的比例,甚至可能看了有些不耐煩,但後面的章節精采內容居多喔!而且還會回顧前篇,首尾呼應串聯講解得更清楚。整體來說是本好書,我覺得很有收獲,值得推薦給大家閱讀。以下為我的心得感想筆記...
- Jun 14 Tue 2016 23:51
讀書筆記〉思潮與大師經典漫畫-尼采
若你想追求靈魂的平安及幸福,那麼就去信仰;若你是真理的門徒,那麼就去質問。
-尼采
最近在研究哲學家尼采的書,許多內容說得精闢入裡,
這段話我覺得無論是有信仰或是沒有信仰的人,
也許都可以從中了解對方作出選擇的道理,
與其無法兩全的犧牲。
說真的誰不想求得安適與幸福呢?
人生的抉擇總是兩難哪~
「桃園市新屋動物收容所園長簡稚澄吞食狗隻安樂死藥自殺」
看到這個新聞時,總覺得其中道理令人費解…一個對動物這麼好的人,怎麼會對自己不好?
剛好讀到尼采相關的觀點,雖然貌似激進,我似乎也沒有辦法完全接受圖畫中的詮釋,
但是我覺得值得思考,我的確也有感受一部分的真實,而深深震憾!
(尼采自己也說了:「道德系譜學」書中包含著「令人非常不快的真理」)
憐憫弱者,的確可能會使生命意志衰弱,
我覺得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能選擇這麼做,而是要有智慧的保護自己,
設定提撥自身能力所及的有限額度,尋求雙贏,細水長流。
才不會落得旁人感嘆: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 Jun 14 Tue 2016 23:50
讀書筆記〉躍下斷崖,與自己相逢。Reinventing Yourself
特別收錄:原作封面
書名是「Reinventing Yourself: A Fresh New Opportunity」,封面圖片是蟲化蝶。
老實說,我覺得中譯本真有點過份了,書名和封面太驚悚了,和原作差太多,讀完也覺得和內容風格不合,個人對於譁眾取寵是比較反感的,若非推薦,只怕根本無意拾起此書來讀吧?此書確實值得一讀,摘錄收獲如下:
第四章
一個大腦兩種心智,描述因為癲癇症狀接受大腦胼胝體切斷術的男病人,由於左右腦無法溝通,以至於當只有右眼(也就是左腦)看見裸女的圖片,雖然能辨識,卻沒有感覺;然而當左眼(也就是右腦)看見裸女的圖片,雖然全身發熱,卻無法回答看見了什麼?
第六章
描繪寧靜的繪畫競賽首獎,竟是一幅驚濤駭浪、烏雲滿布、狂風暴雨中,岩石之間有一個小鳥巢,母鳥正在餵哺一隻新生的幼鳥,不為所動。表達寧靜是一種專注力,儘管處境艱難,你還是可以專注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上頭。
第九章
我們的注意力會傾向於:讓我們只看見自己正在找尋的東西。
壓力升高促使腎上腺分泌皮質醇荷爾蒙,那會使我們的免疫功能降低。
第十一章
身體是潛意識。照料身體即是照料心;照料心也即是照料身體。
第十三章
當我們的內分泌荷爾蒙改變時,細胞膜會因應調整它的接受器,等於是將這樣的狀態記錄下來,成為變成為一種身體記憶,產生慣性。
第十六章
即使負面情緒已經萌發,我們仍然可以選擇摘下對立風格的心理濾光鏡,進入更有深度的觀點。
第十七章
「我並不擔心事情會如何得到解決,因為我對接下來將會出現的事物,始終保持好奇、著迷與希望的心態。」-催眠治療師 米爾頓.艾瑞克森 Milton Erickson
我覺得與在其它書中讀到「改善人際關係首要重點是對人有興趣」觀點相互呼應,看來對原本困難的事物「產生興趣」正是幫助我們勇於克服困境最強大的動力。
當專注在自己的呼吸律動上,等同於將注意力放在當下,有助於缷除過去與未來帶來的壓力與焦慮。
我聽說有專注呼吸吐吶的修行法門,原來在心理醫生的角度看來,能有這樣的益處啊!
我們會自然地產生許多的心理噪音…正念冥想並不尋求對事件理智分析,不評斷好壞、喜歡不喜歡,而著重於全然沉浸於探索體驗自己的內心世界, 開啟隱藏的可能性和潛力。任何嘗試想達成目標或主動感受的作法都會產生反效果,必須放棄控制慾,不要企圖理智分析,才能超越只求合情合理的貧乏模式,進而展現真實的自我。
第一次聽到這麼輕鬆簡單的指引!似乎冥想的意義,就像在當自己的心理醫生,不評斷,只傾聽!嗯…我相當欣賞這個「探索」的概念!
第十八章
每天至少睡七小時,讓潛意識充分運作。
- Jun 14 Tue 2016 23:49
讀書筆記〉通情達理:瑯琊榜、戴爾.卡內基
瑯琊榜
「凡是人總有取捨,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捨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就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
- Nov 23 Mon 2015 15:44
讀書筆記〉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 Oct 22 Thu 2015 20:43
讀書筆記〉面對問題兒童的挑戰
阿德勒的另一本著作,借了中英對照回來讀讀看…
目前看完了中文版,從阿德勒談論兒童的心理,
可以體會到拌演不同角色會有不同的困境,心理健全得來不易。
由於這本書的篇幅幾乎都在記錄案例的初次分析,而缺乏長期追蹤的記錄,
所以在接受阿德勒短暫輔導建議後能有多大的改善?並不得而知。
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是在討論心理分析的切入角度,而不在心理治療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