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一來,忽然想通了…
為什麼樂聲傳,雜音不傳?
共鳴充份的聲音會傳得較遠?

高中物理學有做過數學推導,守恆的物理量從源頭發出後,會隨著距離分散而衰減…
若不記得了或沒學過也沒關係,我就以在生活中經驗最豐富的燈光為佈置為例:
電燈泡是點光源,照度衰減最快,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氣氛佳、照明差)
日光燈是線光源,照度衰減較慢,燈管相對夠長的話,與距離成反比。(明亮均勻)
平板燈是面光源,照度衰減最小,燈面相對夠大的話,不受距離影響。 (間接照明)

富有共鳴的樂器,因為發聲腔體的長度和面積較大,
音量隨距離衰減慢,遠近聽起來音量差異不大。

缺乏共鳴的雜音,像是摩擦聲或換氣聲,只有小小的點狀聲源,
音量隨距離衰減極快,近聽大聲得嚇人,遠一點就聽不清楚了。

所以當我們聆聽無麥的演奏或演唱,如果保持適當的距離,
摩擦聲或換氣聲就不明顯了,與近在咫尺聽起來迥然不同。

但是許多錄音的時候,考量麥克風的靈敏度與訊噪比,
架設麥克風會十分臨近樂器出音孔口或近在嘴前,
短距離會使雜音收錄得特別大聲,有時需要混音後製重新調整。

如果在安寧的環境,麥克風靈敏度足夠的條件下,
距離拉遠一點,收錄到的音色會更傾向共鳴聲,且雜音很小聲…
雖然說是雜音,我覺得有些也帶有感情的成份,
所以適當的拿捏分寸比例就是一門藝術了。

真實世界的現象,物理成因往往是複合的、多元的,
這下又多收集到一塊拼圖了,我覺得很開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共鳴 雜音 不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梢月 的頭像
    林梢月

    夢想.勇氣.幸福初衷

    林梢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